当前位置: 酒评网 > 动态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胡立峰:未来公募行业分化将是必然现象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5-05-08 17:20    阅读量:6686   

5月7日,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提出,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主动权益基金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主动权益基金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上市公司价值挖掘、买方力量壮大等领域都需要基金公司等专业机构发挥更大作用,都需要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与业绩的双增长。”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基金评价业务负责人胡立峰表示,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发展面临业绩波动等困难,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且主动权益基金发展由于基准约束较弱和利益不一致等问题而面临障碍,亟须突破,为此《行动方案》在基金类型上重点是主动权益基金的改革与发展。

管理费收取机制方面,胡立峰称,我国在2023年7月启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并逐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其中主动权益基金与被动权益基金均较大幅度降低管理费率和其他费用费率水平,这为进一步改革攻坚凝聚行业共识优化管理费收取模式提供了良好基础。

从基金投资者获得感角度看,主动权益基金年度间波动较大,而管理费等费用是刚性支出,导致投资者的感受与体验不理想。“此次主动权益基金的费率改革是坚持问题导向的结果。”在胡立峰看来,在改革过程中,通过管理费率基准档、升档、低档的差异化设置,注重奖优限劣,可强化管理人、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给予中长期业绩优秀、投资者回报不错的基金管理人与基金经理适度激励,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行动方案》还提出,推动公募基金产品考核评价调整优化。胡立峰表示,过往主动权益基金的考核评价是以净值增长率为核心的分类排名考核,此次则新增了以超额收益率为核心的相对基准考核与以利润率为核心的基民收益率考核。

他认为,从投资者服务与适当性管理角度看,展示基金产品业绩的同时,也应以醒目方式展示基金相对业绩基准的各项评价结果。基金评价机构还应提供基金费用利润率指标,给投资者更多的关键信息与重要数据,更好地服务基民。

“此次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收取模式改革对行业影响较大,需要在投资者利益与行业利益之间取得平衡,在这其中应以投资者利益为主,兼顾行业利益。”胡立峰总结说,行业利益上,应遵循平均水平下的基金管理人合理利益诉求思路。

“行业分化现象是必然的,中小基金公司可以采取降低经营成本集约化经营方式,或采取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发展思路来应对挑战。明确各类参与主体的预期,让各方都形成共识尽可能努力降低投资者负担。此次管理费收取模式改革,也需要基金公司与销售机构等其他参与机构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动行业保障与服务能力的可持续稳定。”胡立峰表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00xH

相关推荐

076